首页

sm网站美脚

时间:2025-05-30 01:35:59 作者:中外学子以广西壮乡非遗为媒共赴文化之约 浏览量:73818

  【东盟专线】中外学子以广西壮乡非遗为媒共赴文化之约

  中新社南宁5月29日电 (俞靖)5月29日,中国(广西)—东盟非遗青少年传承联盟揭牌仪式暨2025年中外儿童庆“六一”系列活动在广西南宁举行,来自越南、马来西亚等东盟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青少年代表与中国师生以非遗体验和友城交流为载体,共赴文化之约。

  此次活动以“童心同行 外事筑梦”为主题。活动上,“中国(广西)—东盟非遗青少年传承联盟”在南宁市民主路小学正式揭牌,广西校方与越南广宁省黎圣宗学校代表签署《国际友好学校协议》,该协议明确将在非遗手工技艺传承、教师研修、学生跨国研学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我们知道绣球是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中国学生通过手工激发对传统文化兴趣的教学方式,值得借鉴。”越南广宁省黎圣宗学校副校长阮氏金莺表示,越南广宁省与广西人文相通,中方教学中重视本土文化,珍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希望以此平台为契机,邀中方赴越深度交流,助力越中学子增进情谊。

  在活动非遗共创展区上,广西壮族自治区级右江壮族麽乜制作技艺传承人唐纯翠向海外学子展示壮族香囊“麽乜”缝制技艺。她介绍,壮族人有在端午节制作“麽乜”的习俗,寓意为吉祥平安,青少年们亲手将艾草等药材手工缝制进带有壮锦纹饰布料中,在透着药材香气的“麽乜”里,感受壮乡“非遗”魅力。

  活动中,中外青少年共同参观了广西国际友城展示厅,通过外事礼品和重要外事活动影像资料,了解广西与国际友城之间的友好往来故事。

  广西壮族自治区外事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广西积极推动与东盟国家的教育文化交流,目前已建立数十对国际友好学校,年均开展线上线下交流活动超百场。目前,广西正整合外事资源,致力于构建联通中越两国的跨国教育资源共享网络,让青少年成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力军。(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世界说】澳媒:美国充斥枪击的一天是何模样?一切都很美好,然后枪声骤起,节日庆祝总与枪支暴力相伴

本次活动主题为“茶韵世界 融合两岸”,旨在“以茶为媒”,聚集两岸茶企茶商共品茗香、共话茶情,为两岸茶产业交流合作创造新机遇。

粤桂琼三省(区)开展第三次海上联合执法行动

“当下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样一个时代,更多孕育的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曙光。”习近平总书记在宏阔的时空维度中,指引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前进方向。

肯尼亚发布首套本土化中文教材

10月3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公安局以“忠诚担当庆祖国华诞,砥砺奋进守万家灯火”为主题的警营开放日活动在特警七支队举行,2000多名英模代表、英烈亲属、警属及众多市民走进警营,共庆祖国华诞。活动现场,装备展示区展出了警用车辆及警用装备,吸引众多市民上前体验,随后交警、特警等多个警种悉数登场,进行各种特技表演。

解放军南部战区位中缅边境中方一侧举行空防实兵实弹演习

仲裁裁决不是对国际法治的贡献。仲裁庭罔顾《公约》不调整领土主权事项的基本事实,对菲律宾精心包装的诉求照单全收,所作裁决严重侵犯了中方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违背国际司法和仲裁机构惯常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审慎自律的精神。

冰雪消融 看多地候鸟翔集 迁徙画面美如画

示范中心有一条夹在高高的巨菌草中间的土路,被技术专家自豪地称为“菌草大道”。“巨菌草长势惊人,11月份一天能长5到8厘米。”冒雨走在“菌草大道”上,中国援斐济菌草技术示范中心项目组组长林兴生向记者介绍,“我们将菌草、菌菇、动物三者结合,打造了一个占地3公顷、集‘植物—菌物—动物’三物循环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园。除此之外,还有一块约10公顷的菌草草种繁育基地。”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